文/蔡佳珊、段雅馨(作者為《上下游》記者)
非洲豬瘟當前,廚餘是傳染途徑之一,許多養豬場已轉型不再使用廚餘養豬,廚餘去化頓成燙手山芋。一般熟廚餘的處理主要有三個方式:堆肥、掩埋、焚化,但其中,只有堆肥是資源再利用,掩埋和焚化都是視同垃圾銷毀,對環境有害無利。
廚餘是人類可食的剩餘食物,台灣過去數十年善加利用,果真撐起每年規模達2000億台幣的養豬產業,然而面對中國非洲豬瘟疫情擴散,日本岐阜縣已檢出病毒,馬來西亞也亟亟可危,台灣除了嚴格控管海關行李,也有縣市禁止豬農再以廚餘養豬。
目前處理廚餘的三種方式中,含油鹽的廚餘與塑膠一起焚燒,有產生戴奧辛的風險,且影響焚化爐效能;掩埋則因地點難尋,且無法消化大量廚餘,兩者均被認為是「不得已的下下策」。
至於堆肥,目前全台僅有一座生質能源場,也僅能投入生廚餘,陸續完成的台中、桃園兩座生質能源場,僅有桃園可接受熟廚餘,且最快要2021年才能完工啟用,在非洲豬瘟疫情告急之際雖然緩不濟急,但長遠來看,仍是較為可行的解決方式。以下就來看看廚餘堆肥的模式和所可能面臨的挑戰。
場地少 味道重
熟廚餘堆肥挑戰大
環保署環境督察隊隊長李建育表示,盤點目前堆肥場數量,民間共有69家,處理量能較大,平均一天能處理70~80噸廚餘;公有共有52家,規模較小,平均一天僅能處理5~10噸廚餘。礙於熟廚餘堆肥需要添購設備,臭味問題也讓業者不敢碰,李建育表示,短期內會先由公有堆肥場去做,做出一套模式以及規模後,盼業者也投入熟廚餘作堆肥。
不可否認的,熟廚餘送去堆肥其實是「挑戰現行體制」,也衝擊原有的「市場機制」和「廚餘回收習慣」。李建育表示,國內熟廚餘以往多經由餵豬消化,養豬業者會跟清潔隊或是餐飲業者收購廚餘,對清潔隊和業者來說,熟廚餘是「有價的」,拿去堆肥等於是把原本「可換錢的」資源變成「要付錢的」餘物,勢必會造成問題。
再來是臭味問題。熟廚餘因為含有鹽分、油脂等成分,比起生廚餘,堆肥過程中產生的異味更重,會造成民眾抗議,所以過去都不會進到堆肥市場。這也是熟廚餘要轉作堆肥將面臨的一大難題。
此外,熟廚餘若要堆肥,首先得把廚餘瀝乾,減少3~4成的廚餘體積,提高清潔隊回收效能。然而,要在短時間改變國內目前的廚餘收集習慣,可謂是困難重重,樂觀來看,目標應在六個月到一年之間可以建立出成果。
他山之石
大安公園也能推肥
台灣廚餘資源化發展協會理事長孫書麟表示,全台雖有60幾個堆肥場,但要消化原本的養豬廚餘,仍是很大的挑戰。
其實,熟廚餘的內容比較多樣化,微生物也豐富,分解後做出來的堆肥品質更好,對大地也更好。國內過去都偏向生廚餘堆肥,雖然比較不臭,但那是因為其中沒有蛋白質,菜葉、果皮只會枯萎不會太臭。
「廚餘堆肥的技術很簡單,可是就是要認真去做。」孫書麟感嘆,廚餘養豬與堆肥可以並行,但是過去協會耕耘了8年多,卻都不被重視,「我們現在很積極在設置一些廚餘的示範場給各縣市政府看,並設計兩種不同模式,提供各縣市以最容易進行的方式來做。」
孫書麟說明,從整個環境觀念來講,許多專家學者與國外經驗,都比較推薦地區式的堆肥。堆肥場不要太大,因為一大就很臭。離社區近、民眾較有共識,「地區處理的就是你家的廚餘,嫌臭也是你自己造成的」。
孫補充,國外有許多地區,例如丹麥、荷蘭、德國,就在社區的公園或在綠地做廚餘堆肥。台灣也可在捷運線下面的公園,沿著這一條線的附近居民就在這邊做,由里長帶著義工做,加上清潔隊支援,做成的堆肥就可用來照顧社區的植栽。
「譬如在大安森林公園裡面,撥出一個地方專門做堆肥,附近兩、三萬戶居民的廚餘就放這邊,如果大家做得好,不會臭。做出來的堆肥就直接灑在大安森林公園裡面,就省很多錢,那樣才會減少碳足跡。自己造成的廚餘自己解決,自己產生的堆肥,來復育自己公園裡面的土壤和植栽,這事我們一直希望慢慢來推廣,需要全民教育,才能接受這件事。這就是最基礎的循環經濟,循環城市。」
孫書麟認為,可以把一些宗教團體設立的回收站功能擴大,還可以將廚餘分類得更細膩,例如咖啡渣另外應用,可以創造不同價值,或如主婦聯盟倡議用橘子皮做精油當洗碗精,「分更細,價值就出來了」。
楊秋忠
藉酵素速成堆肥
傳統堆肥是利用微生物發酵,需要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,且需要場地去堆放,再加上臭味問題,使國內熟廚餘堆肥面臨種種難題。中研院院士、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楊秋忠教授,經過十餘年的努力,研發出以酵素替代微生物的堆肥技術,大幅提高處理效率,並可消除傳統堆肥最惱人的臭味問題。
楊秋忠的方式,是先在機器裡放入廚餘,再加入酵素快速發酵廚餘,接著使用乾燥技術處理,就能夠在3個小時內讓廚餘變身有機質肥料。目前此技術為全球首創,當此非洲豬瘟壓境,廚餘問題迫在眉睫,楊秋忠多年的研究成果,堪稱是「養兵千日,用在一時」。
楊秋忠教授已在去年成立中興大學衍生企業地天泰農業生技公司,技術轉移超過二十餘家業者,目前機種從100公升到25公噸都有,每台能夠處理的量約為6成,意即一台25公噸的處理機,能夠去化15噸的廚餘,為熟廚餘大規模推肥帶來無限可能。
劉力學
自力推廚餘堆肥
長期推動廚餘堆肥的臨海農場負責人劉力學表示,剛開始做堆肥的時候就是拿學校營養午餐的廚餘,製作過程反而比較不會發臭,因為發酵後溫度很快就上來,只需三個月就可以做成肥料。反倒是生廚餘做堆肥要加更多稻殼、木屑,而且比較臭。
曾經接受劉力學指導製作廚餘堆肥的元沛農坊負責人許又仁表示,不管是生廚餘或熟廚餘都可以做堆肥,「關鍵是碳氮比要調到30:1。」必須混入落葉和木屑來調整。以一般家戶廚餘來說,一份廚餘大約要搭配兩到三倍重量的落葉木屑。如果沒有搭配這些資材,廚餘就只會走酸敗的過程,氣味會更臭,且會產生腐蝕性氣體,易損壞機器設備,造成機器折舊率高。
由加拿大籍歸化台灣的劉力學,以民間力量獨自推動廚餘堆肥十多年,但因過去熟廚餘有養豬戶會收,無人重視這一塊,學界也沒什麼人願意做研究,「做這個手要弄髒。」許又仁則認為,危機就是轉機,現在正是提升養豬產業和廚餘堆肥再利用兩個領域的最佳時機。
目前臨海農場用來做廚餘堆肥的場地約200坪,一個月可處理50~100噸的廚餘,平均每噸廚餘可以產生300公斤的固體堆肥和600公斤的液態肥,可提供三、四分地農場使用。
劉力學建議,現在政府應該加大力道去推廚餘堆肥,在各地廣設堆肥場。一個堆肥場若能有一、兩千坪面積,5~6個人力,一個月可以處理500~1000噸廚餘,鄰近農場或居民種花都可受惠。
本文整理自《上下游》──非洲豬瘟│防疫與廚餘之戰系列專題
■ 媒體報導:《防疫非洲豬瘟》廚餘堆肥是挑戰也是機會【人間福報】
文/蔡佳珊、段雅馨(作者為《上下游》記者) |2019.02.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