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立中興大學土生室

:::

■ 媒體報導:今周刊 [第1137期] 專題報導話題人物「台灣土壤學之父」楊秋忠 一片田要巡百年 他翻轉傳統堆肥 幫農民養萬年沃土(第108頁)

他翻轉傳統堆肥 幫農民養萬年沃土
吳靜芳 2018-10-03 話題人物 1137期 蕭芃凱攝影
 

 

 

中興大學的農資學院是棟老建築了,七十歲的特聘教授楊秋忠在學院三樓的辦公室,木門虛掩著,看起來和其他教授的研究室沒有什麼不同。

 

但一推開門,墨鬱青淺各色的綠猛地撲眼而來,彷彿在水泥建築裡闖進一片森林,連天花板水管都被翠青的綠葉纏繞攀附著,把楊秋忠四坪不到的長方形研究室塞得滿滿,辦公桌、書籍紙冊、還有老教授本人,全被這些囂張的枝葉給擠到了邊邊角角。

 

循線一找,天花板綠意的源頭在待客茶几上一小植栽,接水盤滿溢著水。「這是萬年青,」楊秋忠從綠叢中迎上來直說,「這盆已經養了十幾年嘍,盆土營養不夠,要調配營養劑下去。」

 

他如果不說,還真不會想到家家戶戶案頭上矮胖的萬年青,在這個日光稀微的研究室裡竟栽成巨木;連一般只賞葉的景觀植物星點木,也結出橘黃色的果子。「這是雞爪蘭、那是奇異果……,這盆苗是什

楊秋忠畢生研究土壤,從廚餘堆肥中,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與酵素,他不只發現了農業新商機,更是台灣農田地力的解方。
中興大學的農資學院是棟老建築了,七十歲的特聘教授楊秋忠在學院三樓的辦公室,木門虛掩著,看起來和其他教授的研究室沒有什麼不同。
 
但一推開門,墨鬱青淺各色的綠猛地撲眼而來,彷彿在水泥建築裡闖進一片森林,連天花板水管都被翠青的綠葉纏繞攀附著,把楊秋忠四坪不到的長方形研究室塞得滿滿,辦公桌、書籍紙冊、還有老教授本人,全被這些囂張的枝葉給擠到了邊邊角角。
 
循線一找,天花板綠意的源頭在待客茶几上一小植栽,接水盤滿溢著水。「這是萬年青,」楊秋忠從綠叢中迎上來直說,「這盆已經養了十幾年嘍,盆土營養不夠,要調配營養劑下去。」
 
他如果不說,還真不會想到家家戶戶案頭上矮胖的萬年青,在這個日光稀微的研究室裡竟栽成巨木;連一般只賞葉的景觀植物星點木,也結出橘黃色的果子。「這是雞爪蘭、那是奇異果……,這盆苗是什麼我想想……,啊,是櫻花!」楊秋忠操著一口台灣國語,一一點名,「我太太都說我是綠手指。」
 

70歲的楊秋忠(後)至今仍在中興大學的實驗室裡,指導學生做研究。(圖片攝影/蕭芃凱)
 
啟發》他的書催生年收20億肥料新星
 
楊秋忠的綠手指之名不只在家裡,在植物學和土壤科學界,楊秋忠三個大字如同金字招牌,他寫的《土壤與肥料》是農學聖經,印製了九版三刷,譯成英、韓及馬來文。
 
二○一○年,農業生技新星全宇生技董事長彭士豪就是拿著這本書,以一個農業門外漢,靠生物肥料在馬來西亞闖出二十幾億元台幣年營收。
 
「他光用他的書就啟發我了。」創業時,彭士豪在馬來西亞農業界就聽聞過台灣的Dr. Young大名,「我只能說,我對他非常仰慕、崇敬。」
 
七月底,楊秋忠畢生研究的有機廢棄物處理技術,在科技部協助下,獲得鑽石生技等資金共三億元投資。這項技術能夠在三小時內,把豬糞、雞糞、廚餘等有機廢棄物轉化為有機肥料。記者會上,楊秋忠發下豪語,直說技轉成立的新公司「地天泰」要成為「農業界的台積電」!
 
楊秋忠看到的商機不只在農業界,而是城市普遍問題。有機廢棄物如禽畜糞便、稻稈及廚餘等,大部分都運到堆肥廠做肥,但是傳統堆肥法靠微生物分解,每批堆肥裡的菌相,都是一個複雜的生態系。
 
他比喻,微生物法就像派兵打仗,菌是活物,不好伺候,冷、熱、酸、鹼,任何環境因素都會影響發酵,因此,堆肥廠需要大面積空間翻堆、發酵,也是為了讓溫度均衡。
 
微生物繁殖需要時間,堆肥廠處理流程須耗時三到六個月才能完成,發酵過程產生的惡臭,幾乎每年都激起地方居民抗議,導致堆肥廠停工、關廠。「堆肥廠是厭惡設施。」廚餘堆肥資源化發展協會理事長孫書麟觀察,即使堆肥廠努力做好異味控管,仍會引來抗議。廚餘無處可去下,只有焚化一途,但廚餘中七成都是水分,焚化將降低爐心溫度、燃燒不完全,增加產生戴奧辛的機率。
 
拚勁》每天埋首吃便當找廚餘   拆解快速轉化肥料關鍵
 
「現在我們不用軍人,直接用飛彈去打!」楊秋忠拆解發酵過程,實質上,讓有機廢棄物轉化為肥料的關鍵不是微生物,而是酵素。為了找出關鍵菌種與酵素,他每天埋首吃便當,把剩下的廚餘拿回研究室琢磨,「我就在想,這個飯是澱粉,要怎麼快速分解呢?」他花了快兩年才找到解方,「學生問我在幹麼,我說我在煉丹!」
 
在穩定控制的環境下餵養微生物萃取出酵素,加上讓肥料定型的配方,就能取代傳統的堆肥法,「像是紙漿汙泥打碎後是粉狀,風一吹都飛掉,很難處理。加了木屑改造,農民就容易作為肥料使用。」因為不需要空間翻堆,所需空間只有傳統堆肥廠的十分之一。
 
「地天泰」三字,是《易經》六十四卦中的「泰」卦,代表天地交泰、生靈繁盛、萬事如意。老教授命名煞費苦心,但近四十年前,他從美國返台投入農學研究時,面對的光景可不像如今順心如意。
 
當年的台灣,正是第一波綠色革命大行其道時。化學肥料、農藥被農民視為萬靈丹,有植物、土壤、生化跨領域背景的楊秋忠,卻不若農業界歡欣鼓舞,他清楚,綠色革命並不綠,經年累月使用化肥、農藥,會使地力(土地的生產能力)衰退。
 
「土壤退化之後,病蟲害會愈來愈多,化肥會愈下愈重。這塊地,現在用一包肥料,十年後可能一包半,二十年後可能兩包。」楊秋忠說。
 
當時,他就提出應重視微生物對土壤的影響,或可代替化肥。但是除了已證明固氮功效的根瘤菌,學界對微生物的功能仍抱持懷疑態度,潑了他冷水。
 
執著》研究肥料組合23年  為田土找回地力 
 
他不服輸,決定用實證說服人。他發起研究計畫,在台中霧峰一塊原本用化肥的農試所田區,展開了有機肥和化肥的比較研究,二十八種不同的田區,有二十種肥料的排列組合,從水稻、玉米產量及土壤中的有機質指標,看哪一種肥料組合養出的田土最強健肥沃。
 
計畫風風火火開展第一年,還有九位教授和他合作,但這種長期研究等同排擠其他短期研究的經費。到第十年,只剩他一人。直到現在,這片田土,楊秋忠巡了二十三年。
 
「這項計畫是我所有研究資源的第一優先,」從南投國姓鄉小村落一路讀書讀到美國,楊秋忠別的沒有,就是執著,「其實我都知道答案,但是我不做,沒有人相信我。」二十三年,楊秋忠還嫌不夠,「這項計畫要做一百年!」
 
但不用一百年,楊秋忠對微生物的前瞻見解,已經成為土壤學界的顯學,實驗結果也是鐵證如山:單用有機肥、化肥與有機肥並用的田土,產量表現優異;反之,只用化肥的土地愈來愈酸,酸鹼值從五降到四。
 
「它就像人一樣,你一直罵它,它表面不理你,但最後會發脾氣給你看。」一般而言,酸鹼值四到七.五是地力正常的區間指標,酸鹼值四就是樓地板,再往下,土壤還真要發脾氣了。
 
「四以下,施肥也長不好,從四要恢復到六,需要二、三十年。」楊秋忠談起沒有生命的土,像是形容活生生的老朋友,「不要以為酸就要加鹼中和,強鹼的石灰一加,所有的菌瞬間被殺死,有機質大量分解!」
 
扎根》開設全國第一家植物醫院   教農民更懂保養土地
 
埋著頭在研究室做實驗,楊秋忠念茲在茲,卻是校園外的農民。三十多年來,他巡迴全國,上了六百多次課,甚至開設全國第一家植物醫院,就為了矯正、教育農民對土壤的知識。
 
「老農夫都會問我同樣的問題:『現在的肥料為什麼愈做愈差?』其實是反過來。科學進步下,肥料怎麼可能愈做愈差?是你的土壤不好,像人腸胃不好,吃東西不能消化!」到了農業第一線,楊秋忠總是哭笑不得,「你跟農民說土壤要保養,植物才會健康、農藥才會省,他聽不進去。他最好要看到農藥噴下去,蟲馬上掉下來死掉。生物農藥噴下去三天之後蟲才死,他等不及。」
 
早該是退休的年齡了,楊秋忠還是天天勤懇做研究,他有比有生之年更長遠的目標。根據研究,亞熱帶的土壤要增加五%穩定有機質,須耗時十萬年以上。楊秋忠想的,是能夠在短期內增加○.五%的有機質。○.五%,相當於一萬年的地力累積。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,萬年沃土,天地交泰的願景,對他來說,就在腳下的土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