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立中興大學土生室

:::

■ 媒體報導:「花東出好米」既是光榮也是包袱 種碳的關鍵在通路與銷路【信傳媒】

努力小農》「花東出好米」既是光榮也是包袱 種碳的關鍵在通路與銷路
方儉2022-05-14 

稻田是目前最大面積的農地,透過減少翻耕,減少淹水(湛水),與大豆輪種,和其他儲存碳的方法學,可以有效減碳,但問題是如何讓農民接受?讓他們的產品有銷路,比種碳的收益更大,才有機會。

「我們知道如果採用水旱輪作,對環境和自己都很好,很想做水稻、玉米、大豆輪作,政府也在往這方面推動,但問題是我們花蓮玉里和台東沒有收購玉米或大豆的糧商,我們種了沒有人買……」第一、第二位簽定「小農種碳」合約的稻農邱垂泉和蘇俊龍不約而同這麼說。

花東縱谷過了花蓮鳳林,就可以看到一路到台東池上、關山、鹿野,台九號公路兩側都是稻田,5月稻子結穗,走在田間,可以聞到稻花香氣撲鼻而來,心曠神怡。

水稻、大豆輪作有好處,但是誰買我們的大豆?

然而稻農都知道,長期一年種兩季,單一種植稻子,對土地的肥力傷得很大,雖然期間有種些綠肥,但是還是需要更多的肥料來補足,長期下來土壤還是會有耗竭的一天,「花東出好米」既是光榮,也是包袱;糧商也認準了花東米的價值與價格,帶動了消費者的購買慾,除了米以外,其他禾本科的雜糧在花東都不出名,變成不出產。

生態要維持平衡、穩定,就要維持生物多樣化,不同物種相生相剋,形成動態平衡,如果種植單一作物,一般而言,初期收穫都很不錯,只要市場接受度高,農民、糧商得到好處,就會一窩蜂搶種,變成大面積的單一作物,生態就失去原來的平衡,特定的昆蟲、細菌病毒就會因運而生,大規模病蟲害開始出現,於是原本不用農藥的,也要開始用農藥。

農藥要花錢買,又會傷身,每個農友都知道,但是為了眼前的收成利益,只要能敷成本,就會使用農藥,而使用農藥後昆蟲、細菌病毒就會加速演化,產生抗藥性,接下來不是下更重,就是無效,或是要換更貴的新藥來防治。為了生計,就只能這樣容忍惡性循環下去。

合理用藥用肥也是農業減碳的重要心法,只是當病蟲害來了,就管不住了,看到害蟲,一定要清零才安心,看到自己的秧苗長得比別人慢,氮肥就大手大腳下。長期下來土壤中的微生物(所謂益生菌)就消失殆盡,土壤酸化,有機質蕩然無存,只能靠化肥來撐。

農地像是得了慢性病的人,失去了復育的能力,又要年年季季的供應作物所需的養分,逐漸無法自己進食,要靠插鼻胃管送營養,靠抗生素來殺菌,自己的免疫力完全消失。

理想必須顧及市場的現實

「理想很豐滿,現實很骨感」,這對於無數小農而言是最貼切的寫照。走訪上百位小農,遊說他們加入「小農種碳」行業,幾乎沒有人不認同的,但是如果要淨零、種碳,他們必須改變農產品、耕作方式,最終他們則將面臨產品通路與銷路問題。

有些稻農試種過大豆、玉米,成果還不錯,就是沒有銷路,種了也是白種,所以只能放棄。

種碳專案像是與農友契作碳權,產生的碳信用無法用秤或尺來量,只能用管理面來監督、記錄農友原來的耕作方式,經過分析、計算,設立「基準線」;專案後改變耕作方式,依照被認可的方法學進行作業,如水田的水管理,減少水田的淹水時間,就可以減少水田的甲烷排放。

相對的,這是最簡單的減碳方法,但是減碳的額度有限,如果能夠豆科輪作,可以使土壤中的有機物,特別是例用根瘤菌自然固氮,將可減少氧化亞氮(其溫室氣體排放係數100年約為二氧化碳的300倍)。

土壤是碳儲存的最佳方案

國內土壤學權威中研院楊秋忠院士,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教授,近年也致力於農業碳中和,他認為農地土壤儲存的關鍵,在於大量有機物來源,想增加土壤1%「穩定的」有機質含量,則需要22公噸的有機質,他主張可以利用農業廢棄物「當地收集、當地處理、當地用」,可以有效增添有機質,以及環境中的微生物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,則需要將容易分解的有機碳製成穩定不易分解的有機碳,此外,還可使用生物炭將應用於增進土壤碳儲存。

楊秋忠院士也是國內根瘤菌的權威,他分離出的根瘤菌每年提供給農友使用,達2000公頃,他非常支持「小農種碳」專案,願意提供根瘤菌的資材和技術給種碳小農,作為豆科植物輪作使用,這樣可以固氮,將大幅減少人工的尿素或是有機碳肥的使用,不只減少氧化亞氮的排放,更減少製造尿素使使用的甲烷及甲烷洩漏,同時製作氮肥需要大量能源,也會排出大量二氧化碳,根瘤菌固氮與輪作,可以達到最佳的減排效果。
然而這又回到第一個問題:這些產品如何能夠有暢通的銷路、市場,才能拉動小農改變的意願。
未來「小農種碳」不只是要求小農按照減碳方法學進行耕作,更重要的是集體的綠色行銷,將減碳,真正達成碳儲存的有機產品推向市場,並結合企業社會責任ESG進行行銷,才能幫種碳小農打開一條通往淨零的康莊大道。

【努力小農》「花東出好米」既是光榮也是包袱 種碳的關鍵在通路與銷路】
出處:信傳媒( https://www.cmmedia.com.tw/home/articles/33842 )